青銅器——“國之重器”何時重歸本位?

來源: 時間:2014-03-31 14:13:46

  編者手記: 早在去年11月香港佳士得秋拍期間,就聽聞“明年(2014)紐約亞洲藝術周佳士得將會有件重器——青銅方罍上拍,價格預計會過億甚至可能創造中國藝術品拍賣的最高記錄!”然而佳士得官方對此行事低調。經查閱資料得知,佳士得上拍的這件重器全稱“皿天全方罍”,年代為商代晚期/西周,系1922年出土于中國湖南桃源后。但出土不久,這件商代晚期的盛酒器的蓋子和器身便相分離,方罍的蓋子現今藏于湖南省博物館;而罍身則是幾經浮現、幾經輾轉。該器曾于2001年于紐約佳士得短暫現身,被法國人以924.6萬美元出手買下,并創造了當時中國藝術品的最高拍賣紀錄。

  十多年后,被譽為“方罍之王”的青銅大器將再次登臨拍場的消息,引來湖南收藏家群體向佳士得正式提出洽購“皿方罍”的要求。拍賣否?洽購否?一時間引起藝術市場滿城風雨。終于洽購在紐約時間3月19日大功告成,而分離了近一個世紀的皿方罍將再次“身首合一”。

  此次湖南收藏家群體向紐約佳士得提出聯合洽購皿方罍一事,幾經媒體報道引來的震動不小,一矣洽購成功,藝術市場幾近沸騰。無論是翻開微信、微薄、以及周圍人的談論無不圍繞“方罍”說事兒 。事實上,在紐約亮相的中國青銅重器并不止這件。在3月18日,紐約蘇富比也上拍了另一件中國重要的青銅藝術品——“青銅鸮首提梁壺”。然而,這件同樣被寄予厚望的青銅壺在被叫價至2900萬人民幣時,便因未能達到賣家預期而流拍。關于流拍原因有種種推測:有說底價太高,也有說因為皿方罍的出現而轉移了注意力。然而無論如何,青銅重器集中亮相,一時間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同時也引來對青銅器收藏和投資種種討論。長期以來,由于青銅器幾乎淡出國內收藏者的視線,卻在海外頻頻出現。對于國內的大多數藏者而言,與明清官窯瓷器相比,商周之青銅器要陌生許多。

  “國之重器”——紐約、倫敦成主戰場  

  青銅器一向是文物藝術品市場上的重器,尤其在海外,有著濃郁中國特色的青銅器更是得到了歐美藏家的青睞。盡管“皿方罍”的洽購價格因保密協議而未予以公布,但價格顯然不菲。更重要的是,這件國寶以不同凡響的方式進入人們視線必將會帶動青銅器在藝術市場有所升溫。然而,由于特殊原因所致,要厘清青銅器的市場就必須先看看海外的收藏和拍賣。因為青銅器一直被形容為“內冷外熱”或“墻內開花墻外香”。記者曾采訪過香港蘇富比中國藝術品部的主管仇國仕及香港佳士得瓷器及藝術品的主管曾志芬,他們兩位都有一致的認知:那些七、八十年代的早年收藏家、鑒賞家們,在遇到明清瓷器時總是搖頭:覺得它們太“年輕”了。而最受推崇的收藏無疑便是青銅器!但是在近十來年里中國藝術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厚重的青銅被絢麗的宮廷瓷器所掩蓋,致使青銅器的市場移到了紐約、倫敦。曾志芬告訴記者:“對于中國各類藝術品來說,香港都是比較好的市場,但青銅器的主戰場目前依然是在紐約。”

  

東周早期青銅鸮首提梁壺

  說來奇怪,青銅器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幾千年來一直深受人們的關注與喜愛。中國藝術品市場風生水起高速發展了近二十年,為老一代文人、鑒賞家推崇的青銅器的主導市場反而在國外?佳士得曾志芬認為:這首先是國內外收藏理念的差異,國內如今隨著收藏熱的興起,很多人更在乎投資和回報,而非真正的藝術研究價值。而美國人買藝術品的標準普遍是考慮東西是否具有歷史研究價值。“今天的藏家幾乎問得最多的問題都是這東西幾年后能升值多少?三分鐘不回郵件就會來電話催。”曾志芬略帶不解地說。因青銅器本身存世量就很有限,藝術精品更是少之又少,加上鑒定、賞析等知識性門檻高,使得青銅器的市場未能被迅速拉動。因此很多人未能將其視為投資佳品。再者,因為海外學者一直都很重視中國青銅器,所以在戰亂期間,甚至到了解放后,大量青銅器還是不斷流往國外,更有甚者,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期曾有大量高古青銅器被盜劫、掠奪、販賣到海外市場,凡此種種都為海外青銅市場奠定了基礎。

  西安青銅器收藏家王先生補充道:“青銅器在我國是被禁止拍賣或私下交易的,中國有明文規定,如果不能提供詳細資料證明該件青銅器為49年之前出土的,都應歸國家所有,因此一切買賣青銅器的活動都視為非法。事實也如此,國家對于青銅器買賣類的犯罪打擊的力度是很大的。在打擊犯罪的同時,很大程度上也抑制了國內青銅器收藏拍賣市場的發展。”正是因為國家目前對青銅器市場買賣的限制以及國內握有雄厚資金的大買家缺乏預見性,未能對青銅重器引起足夠重視,導致紐約和倫敦幾乎主導了中國青銅器的市場,并且在拍場上拍青銅器的成交走向已經成為判斷青銅器趨勢的重要標桿?! ?/p>

  青銅拍賣—— 總體呈上升通道  

  就近十多年的海外拍賣情況來看,青銅器上拍的數量還是非常有限的,遠不及書畫以及瓷玉龐大的交易數量。青銅小件不做統計,具有觀賞價值的中等以上體量的青銅器平均每年的上拍量不超過百件。也許被明清官窯的行情和勢頭所掩蓋,青銅器在不溫不火中交易價格雖在逐年增高,卻并不為人所重視。直到皿方罍的出現方給藝術品市場帶來有力地警醒,重新把很多人的視線轉移到重要的青銅文化上來。令大家記憶猶新的應該是,在2000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明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以高達4404.475萬港元成交,成為當時成交價最高的中國瓷器,一度被業內津津樂道。而在同年秋季,一件長29.9厘米的西周青銅簋僅以17.4萬英鎊拍出,成為年度最貴的中國青銅器。在其價格參照下,其余數十件青銅器成交價均在數萬美金左右。然2001年3月,這件高度達到63.6厘米的缺蓋“皿天全方罍”拍出了924.6萬美元(約合7000萬元人民幣)的天價,創造了當年中國青銅器、中國藝術品的最高紀錄。在其示范效應下, 以后的青銅器名品交易價格被抬升到了百萬美元級別,中檔水平的青銅器成交價也穩定在幾十萬美元,即便是普通品也多在數萬美元成交。

  

 商晚期天黽父乙角 蘇富比拍品

西周中期魯侯簋

  正是因為2001年“皿天全方罍”的引領作用,全球的青銅器拍賣出現了一輪高潮,迅速掃蕩了中國青銅器在國際拍賣市場的頹勢,帶領整體青銅板塊上了一個新臺階。這一年倫敦市場全年成交價超過1萬英鎊的青銅器大約16件,其中3件價超10萬英鎊;紐約市場同年成交價超過1萬美元的青銅器拍品大約40件,其中價超百萬美元的1件,2件價超10萬美元。雖然行情有起有伏,但總的走勢是逐級抬高的。

  到了2004年,國內外藝術品拍賣市場迎來了新一輪強勁走勢,此間青銅器的表現亦不同凡響。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符合上拍條件的高古青銅器也時不時在國內拍場出現。至2006年,香港、內地數件青銅器均拍出了前所未有的高價。上海崇源的一件西周時期的“周宜壺”在上海拍到了2640萬元的高價,讓業界感到震驚;同樣是崇源拍賣,在澳門首拍的一件商代晚期青銅鸮卣以862.5萬港幣拍出,引來市場一片嘩然!這股青銅風潮持續到了07年也未見消退,紐約蘇富比隆重推出了紐約水牛城Albright-Knox藝術博物館舊藏品專拍。專拍中,商代晚期青銅帶蓋方斝以810.4萬美元的高價被成功易手……

  青銅收藏——為未來市場所矚目  

  縱觀十多年海內藝術市場,雖然高古青銅器的價格在持續走高,其拍賣有過幾次高潮,但仍然難抵收藏者對琺瑯彩等御制器皿的追捧和對《石渠寶笈》著錄的崇拜,風頭總是被壓。人們的眼簾依然會閃現古代和近現代書畫的億元拍品、鬼谷子下山所帶來的元青花熱、“梅茵堂”所呈現的天價汝窯瓷器,當然還有不久將現身的舉世罕見的成化款斗彩雞缸杯。 而于今天,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是:“皿方罍”未及上拍就被成功洽購會否引起市場對青銅文化的重視進而帶動青銅器市場的躍升?

 問遍所有的專家、學者,他們一直認為:“皿方罍”的出現以及因為洽購所引來的震動,對青銅器的市場必定是積極的。紐約亞洲藝術周的主席卡弗諾甚至說:“在中國人厭倦了對于明清官窯的購買后,相信他們會把更多的目光投注到高古藝術品上。”著名的青銅器藝術商人吉賽爾也有反映,近幾年來,中國人對于青銅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不少國內業界人士認為明清瓷器包括御制精品的價格已經翻了數十倍,但青銅器目前的價位還不能與之相比的。藏家王先生說:“你買一件普通明清官窯的價格,可以買一件比較好的青銅精品。”他認為,青銅器的價位在未來會有一定升幅是可以預期的。2013年,紐約蘇富比秋拍的“朱利思·艾伯哈特收藏重要中國古代青銅禮器”專場創造了白手套佳績;今年紐約蘇富比、佳士得同時上拍 “高古重器”,被不少業內人士看作“青銅器熱潮”再次來臨的重要標志。

  但多數專家并不認為青銅器藝術品會有像明清官窯瓷器那樣瘋漲。原因首先是青銅器存世量有限,精品更是稀少,而“市場價格的構筑是需要一定量的成交去配合和實現的。”經營高古藝術品的吉廉這樣說。再說,受到國家文物政策的局限,青銅器畢竟不能進入國內藝術市場流通,即便是從國外回流的青銅器,一旦進入國門,再次流通就會受到種種限制。相較瓷器和書畫等其他藝術品門類,青銅器在國內市場的處境非常尷尬,因此這種炎涼始終制約藏家的熱情。顯然收藏鼎、彝、尊、卣等青銅禮器、重器是很不現實的。又因為歷史久遠,其中古銘文和紋飾難懂難識,能夠欣賞和鑒定青銅器的人也比較少,成為大多數藏家頭疼的問題。何況在中國青銅造假無處不在,仿造之風盛行,已發展成了一個產業,在河南有專門造假的“青銅村”。由于懂的人少,又難以鑒定,致使市場出現的假貨比真品還多的現象。王先生也曾反映說,以前部分對青銅器有興趣的愛好者,買了一兩次贗品,就再也不敢涉足了。凡此種種限制了,都構成限制青銅器收藏的障礙。不過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藏家介入這個門類往往選擇一些青銅的小件或者偏門,如銅鏡、佛造像以及一些兵器、雜器等小器型。這類青銅小件有非常大的存世量,容易買到真器;加之小銅件的價格比較大眾化,容易上手,既可以把玩鑒賞,又能練眼力。

  中國青銅器作為一種世界藝術,在海外一直是世界藏家追捧的焦點。隨著青銅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逐漸被內地藏家所認識,青銅器精品所散發出來的魅力同樣不斷獲取藏家的矚目。相信青銅器在收藏市場上的地位會穩步提升,這一重要歷史文物的價位也會隨著中國藝術市場整體提升而水漲船高。

關注中鼎微信即時了解更多信息
18禁黄网站禁片午夜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