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鼎國際2014第十二期拍賣會即將舉槌

來源:中鼎國際 時間:2014-06-19 18:23:00

    流火夏月,秀水成云,煉頑石以成金玉,催萬物從而更新;伴隨著新老藏家的支持與厚愛,北京中鼎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已經走過十余個年頭,現今已成為具有文物拍賣一、二、三類資質和全資質資產拍賣的綜合型拍賣企業。北京中鼎國際將于7月12、13日舉行第十二期藝術品拍賣會,經過層層遴選,此次拍賣薈萃了瓷器、玉器、文玩雜項,精品紫砂等數個門類,將于北京1+1藝術中心盛大開幕。屆時,本次拍賣會將為您呈獻700余件精品佳作,敬請關注。


齊白石 鐵拐李

紙本設色鏡心

  款識:形骸終未了塵緣,餓殍還魂豈妄傳。拋卻葫蘆與鐵拐,人間 誰識是神仙。舊句。寄萍堂上老人齊璜。 
    鈐印:齊大(朱文)、年高身健不肯作(朱文) 178×44cm.約7平尺.

  RMB:1,600,000-2,500,000

  李鐵拐是一個傳說人物,至少元代以來就不斷成為畫題。齊白石年輕時畫過《八

  仙圖》,六十歲以后,只畫八仙中的李鐵拐,特別在一九二七至一九二八兩年,創作

  了很多幅。他對李鐵拐的興趣,一是因為這個形象觸動了他的所思所感,二是買畫者

  的要求。也是齊白石先生代表作之一。

  他早年所畫,多柱杖立姿,強調主人公的“拐”相,晚年所畫,多坐姿, 強調主人公的神態和亦丐亦仙的身份。早年畫的是一個傳說人物,晚年則要藉以 喻事喻理。 晚年畫的李鐵拐,有正面,側面,有背著葫蘆,抱著葫蘆,大都蓬 頭垢面,短須,一副乞丐模樣。畫上題詩也多種多樣。如“形骸真個能瀟灑,我 笑神仙尸未解。天下從來多妄妖,葫蘆有藥人休買”,是白石老人個性的多重表 達展現——也是告誡人們,世間有許多裝成神仙的“妄妖”,葫蘆里賣假藥, 易上當。這是針對社會欺詐現象而發。“形骸終未了塵緣,餓殍還魂豈妄傳。拋 卻葫蘆與鐵拐,人間誰信是神仙?”——借“餓殍”還魂的仙人,如果不是拿著 葫蘆與鐵拐,誰相信他的神仙身份呢?這是說世人只看外表形相,不追究底里。

  此意還作過另外的表達:“還尸法術也艱難,應悔離尸久未還。不怪人間皆俗眼, 從無乞丐是仙般”。白石還多次畫過拿著丹砂的李鐵拐形象,題詩是:“盡了力子燒 煉,方成一粒丹砂。塵世凡夫眼界,看為餓殍身家。”在后兩詩里,或直說俗眼不識 真仙,或拐彎說仙人既裝進了乞丐皮囊,也難怪他們不識貨。

  如果聯系二十年代齊白石的情況,不難看出隱蔽的自喻因素。在他看來,自己 的藝術長期不被理解,是一些人只看他的出身和外表,這正如把李鐵拐看作“餓殍身 家”。但這類含自喻之意的繪畫與詩歌,鮮有憤懣之情,而更多的是幽默和無奈,以 及寓于這種幽默、無奈中的智慧。

  該幅作品一直由臺灣楊春木文教基金會楊春木收藏,保管在彰化市長壽街 110 號, 楊春木也是臺中商業銀行的創始董事,也是臺灣知名收藏家,1928 年至 1935 年曾多 次拜訪白石老先生,并求得該作品。楊春木去世后,傳至其子楊天錫,楊天錫是在美 國知名醫科大學留學,并成為美國醫師學院院士及臺灣知名醫師,2007 年楊先生將 該幅作品轉讓給宋愛國先生。該幅作品曾多次參加巡展、拍賣及多種形式文化交流。

清 大清乾隆款水杯

H:7cm

 

  說明:此杯外壁一側頑童戲雞圖,雄雞引頸高吭,前有一頑童,作調戲狀;另外一側書乾隆御題詩《詠雞缸杯》:“李唐越器人間無,趙宋官窯晨星看,殷周鼎彝世頗多,堅脆之質于焉辨,堅樸脆巧久蹔分,立德踐行義可玩。朱明去此弗甚遙,宣成雅具時猶見。寒芒秀采總稱珍,就中雞缸最為冠,牡丹麗日春風和,牝雞逐隊雄雞絢,金尾鐵距首昂藏,怒勢如聽賈昌喚,良工物態肖無遺,趨華風氣隨時變,我獨警心在齊詩,不敢耽安興以晏。乾隆丙申御題。


清 嘉慶款粉彩福壽紋直頸瓶

H:23cm

  說明:瓶直口直頸,溜肩,鼓腹下垂,圈足;瓶口飾以黃底色如意云頭紋,底部飾以仰蓮瓣紋,瓶身飾以云蝠紋、團壽紋,寓意福壽康寧,吉祥如意。底“大清嘉慶年制”六字紅款。

凱長(朱可心)  魚化龍

紫砂

 

H:9cm.

王雪濤 紅嫣

紙本設色立軸

款識:辛酉春三月于瓦壺齋寫此,雪濤。

鈐印:雪濤周甲后畫(白文) 97×44cm.約3.9平尺

中鼎國際第12期藝術品拍賣會
 
預展時間
 
2014年7月9-11日 9:00—20:00
 
拍賣時間
 
瓷器工藝品專場|2014年7月12日 13:00
 
紫玉金砂文房清供專場2014年7月13日 13:00
 
中國書畫專場2014年7月13日 14:00
 
預展及拍賣地點

北京1+1藝術中心(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北大街11號)

關注中鼎微信即時了解更多信息
18禁黄网站禁片午夜丰满